歸仁區古為原住民西拉雅族新港社的墾地,荷蘭時代安平、赤崁一帶原住民移入,在「舊社」北邊形成「後市仔」聚落,明鄭時期在保西附近成立書院,推廣教育,取「天下歸仁焉」之義,通稱此鄉里為「歸仁里」。
 明永曆末年,鄭經命諮議參軍陳永華在歸仁燒磚瓦、興市肆、築廟宇,來自大陸的陳、李兩姓移民,世代以製瓦為業,見當地土質適合製瓦,便回漳州祖籍接來大批親友,在水堀墘、舊社埤、崁仔腳、咬狗溪、灣厝等地設窯製瓦,製品銷售遠近,號稱「歸仁十三窯」。
 後來陳、李兩姓移民,在「舊社」與「後市仔」間開發新社區,利用「舊社」十三窯燒製的磚瓦築屋而居,屋瓦一片磚紅色,因此被稱為「紅瓦厝」。在一般民眾都住草屋、土角厝的年代,歸仁人能用磚瓦等高級建材蓋房子,可見當地的富庶進步。
 過去建築學者認為,設立於一七九六年的「南投窯」,是台灣大規模燒製磚瓦的開端,但近年來「歸仁十三窯」遺址,與磚、瓦等古物的出土,將磚瓦窯場的歷史,向前推進了一百七十年。地方上正推動成立歸仁十三窯文化園區,以保存該項遺址。
 明清時期,台灣只有大城市才有孔廟,舉行「至聖先師」孔子春秋二祭,但歸仁就有一間「敦源聖廟」,過去台南縣各界都在此祭孔。這座小型孔廟歷盡風霜,已殘破不堪,房屋用鋼樑支撐,看來岌岌可危,亟待修繕。
 日據時代將「歸仁里」改稱「歸仁庄」,屬台南州新豐郡管轄。我的母校新豐高中之名,就是這麼來的。新豐高中原為一所農業學校,曾經是新豐區的「最高學府」,我民國五十九年入學時,學校除了高中部,還有農業科,校旗、校歌也沿用農校時代的,目前已改為普通高中,也由省立改成國立。在我國足球壇上,新豐高中可是赫赫有名。
 台南州新豐郡歸仁庄,光復後改為台南縣歸仁鄉,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,台南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,歸仁鄉改制為歸仁區。現在歸仁文教、交通發達,近年來有長榮大學進駐,並有高鐵台南站在沙崙設立,發展已不可同日而語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土豆仁辦公室 的頭像
    土豆仁辦公室

    土豆仁辦公室

    土豆仁辦公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